暑期以來,百色學院文傳學院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三下鄉(xiāng)”活動,不斷提升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
合唱團副團長談志玲講解。陸蔭柏 攝
7月3日-9日,百色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前往百色市田東縣的多處紅色教育基地開展了主題為“追尋足跡強信念,深學黨史悟思想”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
合唱團副團長談志玲訪談。陳怡瑾 攝
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經(jīng)正書院(右江工農(nóng)民主政府舊址),實踐團的成員們通過珍貴的革命文物、圖表及場景復原等陳列,深入了解了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在右江地區(qū)領(lǐng)導革命斗爭的光輝歷史。這些珍貴的史料不僅讓成員們重溫了歷史,更在撫今追昔中堅定了前行的意志,深刻領(lǐng)悟了英烈精神的偉大。為了更加深入地追尋紅色足跡、挖掘紅色故事,實踐團還前往了那恒碼頭、那恒村革命史館、紅軍亭及紅軍學校等紅色基地,成員們深入了解了紅色文化的傳承,開展了一系列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通過實地走訪和親身體驗,大家的愛國主義信仰、信念和信心得到了進一步增強,同時也更加深入地領(lǐng)悟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百谷紅軍村陳列館,成員們進一步了解了百谷村的光輝革命歷史,通過館內(nèi)《開展農(nóng)民運動》、《參加百色起義》等圖文展品的展示,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偉大的紅軍精神以及當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更增強了大家的愛國愛黨情懷,更凝聚起了紅色信仰的力量。
百谷紅軍村陳列館門前合影。陳怡瑾 攝
整個實踐活動中,實踐團成員們不僅追尋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奮斗足跡,更從中國的革命歷史、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精神中汲取了養(yǎng)分。大家紛紛表示,將樹立愛黨報國的信念,擔當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和責任,為建設(sh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奉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