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代管縣,位于中國廣西的西南部、右江下游兩岸,地處東經(jīng)107°21′~108°6′,北緯22°51′~23°21′,東及東北鄰武鳴縣,西連天等、大新兩縣,西北與著名鋁業(yè)基地平果市相連,南同南寧市西鄉(xiāng)塘區(qū)及崇左市江州區(qū)、扶綏縣接壤,是大西南鐵路、公路、水路的重要交通樞紐?h境東西最大橫距77千米,南北最大縱距56千米,面積2277平方公里,人口40.53萬,有壯、漢、苗、瑤等13個民族。
氣候
隆安縣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屬南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境內(nèi)濕潤多雨,雨量集中,日照充足,暑多寒少,冰雪少見,偶有嚴霜,常風(fēng)不大。[2] 按候溫(5天為1候)劃分四季,以候平均氣溫小于10℃為冬季,大于22℃為夏季,介于10℃~22℃之間為春秋兩季。據(jù)1959~1985年氣象資料統(tǒng)計,平原地區(qū)(用縣氣象站資料)夏季從4月18日起,至10月18日止,長達184天;10月19日至次年4月17日為秋、春季節(jié),長181天;無冬季。山區(qū)(用興陽氣象哨資料)春季始于2月9日,長84天;夏季始于5月4日,長達173天;秋季始于10月24日,長98天;冬季始于1月30日,只歷時10天。按累年平均候溫統(tǒng)計,隆安屬于夏長無冬或基本無冬,秋春相連,四季宜耕的地方。但由于受季風(fēng)影響,各年氣候差異較大,候平均氣溫小于10℃并不罕見,不少年份有暫短的冬季。[
礦產(chǎn)資源
解放以后初步探明,隆安縣礦產(chǎn)有煤、銻、鉛、鋅、鎢、鉍、水晶、磷、石膏等9個礦種,形成小型礦床2處、礦點6處、礦化點16處。尚有未查證,但已開采的石灰?guī)r、白云巖、粘土、砂、礫(卵)石、金、鈦鐵等礦產(chǎn)。
文物古跡
石刻
摩崖地點在南圩鄉(xiāng)望朝村多勸屯西南的鑿字山上,有左右兩處,離地15米。左邊一幅高115厘米、寬155厘米,字正楷,其書:“南崖過跡,時嘉靖戊午冬。都結(jié)、萬承二州爭地,兵亂騷動邊境,余巡歷各隘,安撫地方,查考舊境,被占年久,難以卒復(fù),故因見治,各書石界,以杜后來爭端。過是山徘徊斯石,因書以為之志云。晉江姚居易書。”右邊一幅為草書,開頭為“隆愛壬申教子留祈”等字,其余字跡模糊,無法辨認。
息耕石地點在楊灣鄉(xiāng)百朝村西南面的田垌中。此石長4.1米,高2.5米,寬3.4米,上面刻“息耕石”三個大字。據(jù)傳說,這座巖石常為農(nóng)民耕作歇息之處,明嘉靖年間,知縣姚居易巡撫至此,觸景生情,便在巖石南壁刻“息耕石”,落款為“嘉靖戊午冬立,晉江姚居易崖書,陳尚德督工”。在20米外的公路上,仍能看清“息耕石”字跡。[
旅游
豈岑瀑布
舊稱噴珠崖,位于楊灣鄉(xiāng)聯(lián)造村岜岑屯后山
更望湖
位于縣城西南38公里的布泉、南圩、屏山3鄉(xiāng)交界處。此湖經(jīng)下降運動后,淺處通道受堵,消水不暢,造成積水,是地表和地下水匯集貯存的天然水庫?菟诿娣e0.8~1平方公里,洪水期湖區(qū)一片汪洋。
大滾灘
位于縣城東面8公里的連安村大滾屯右江河段。灘長250米,寬100米。灘頭河道狹窄,洪水期水勢形成漩窩回滾,故名。
龍虎山自然風(fēng)景區(qū)
龍虎山自然風(fēng)景區(qū),位于縣城南面35公里(公路里程)的喬建鎮(zhèn)與屏山鄉(xiāng)交界處,東南距自治區(qū)首府南寧市94公里,北離正在開發(fā)的平果鋁土礦60公里,南寧至大新公路穿過其間,南昆(南寧至昆明)鐵路將修過景區(qū)的東北面。
景區(qū)由30座大小石山(碳酸鹽巖地貌)、14座土嶺(砂頁巖地貌)、16道洼溝、1條江流和10個小[山弄]場組成?偯娣e1.3萬畝(約合8.6平方公里),天然林面積3000畝,森林覆蓋率達97.2%。龍虎山處在北回歸線以南55~60公里,年平均氣溫21.8℃,是廣西南亞熱帶石灰?guī)r地區(qū)季節(jié)性雨林保存較好的區(qū)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