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大乳一区二区三区,国产99久久91精品社区,国产香线蕉手机在线观看,一本大道中文日本香蕉

<td id="pgsc6"></td>
  • <td id="pgsc6"><s id="pgsc6"></s></td>
    <small id="pgsc6"></small>
    2012年12月20日 來源: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體 減小字體

      靖西縣地處桂西南邊陲,南與越南接壤,總面積3322平方公里,轄8個鎮(zhèn)11個鄉(xiāng),總?cè)丝?2.97萬人,居住著壯、漢、苗、瑤等11個民族,其中壯族人口占99.4%,為壯族聚居的邊境人口大縣,沿邊有152.5公里長的邊境線,有龍邦一類口岸、岳圩二類口岸,4個邊民互市點,36條出入境通道,是大西南通往東南亞各國的重要陸路通道之一,具有優(yōu)越的沿邊優(yōu)勢。   靖西縣屬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yán)寒,年平均氣溫19.1℃,最熱的7月份平均在25°C無,最冷1月份平均溫度在15°C左右。素有氣候“小昆明”之稱。境內(nèi)以溶蝕高原地貌為主,山明、水秀,以奇峰異洞、四季如春的自然風(fēng)光聞名遐邇,又有山水“小桂林”之譽,是旅游、度假和避暑的理想勝地。

      靖西縣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已探明的礦產(chǎn)品有錳、硫鐵、鋁土、紅銻、磷、重晶石等18個礦種,鋁土礦品位高、埋藏淺、易開采,儲量達25億噸,是目前廣西探明的特大型鋁土礦床之一。錳礦藏量為2400萬噸,硫鐵礦546萬噸,重晶石300萬噸,錳和硫鐵已開發(fā)并取得效益。水力資源總蘊藏量為10萬千瓦,可開發(fā)利用為5.76萬千瓦,現(xiàn)已開發(fā)2.9萬千瓦。土特產(chǎn)資源種類繁多,名特優(yōu)產(chǎn)品主要有大果山楂、大香糯、大肉姜、大麻鴨、五趾蛤蚧、灶番、茴油、茶葉、金銀花、田七、矮巴等,靖西端午節(jié)藥市歷史悠久,是靖西及周邊市(縣、區(qū))最大的中草藥交易平臺,其影響力逐步擴大到桂西南乃至越南等東盟各國。靖西壯族傳統(tǒng)刺繡工藝精湛,壯錦、繡球等刺繡工藝品制作精美,產(chǎn)品遠銷海內(nèi)外,素有“繡球之鄉(xiāng)”的美稱。

      靖西旅游景點眾多,東有古龍山峽谷群、三疊嶺瀑布、通靈大峽谷、同德巖畫;西有照陽關(guān)、靈山、黑旗軍遺址、儂智高南天國遺址;南有舊州風(fēng)光、鵝泉景區(qū)、十二道門古炮臺、抗美援越遺址、愛布瀑布群、大興山水;北有渠洋湖、胡志明洞?h城周圍有主山、賓山、大龍?zhí)、鵝字碑、中山公園、排隆山風(fēng)景區(qū)、太極洞、叫喊巖等等,還有許多尚未開發(fā)的旅游景點,旅游資源極為豐富。近幾年來,全縣投資開發(fā)了十幾個各具特色旅游項目。邊境跨國游、田園風(fēng)光游、抗美援越遺址游、名勝古跡正日益受到各方游客青睞。

      靖西縣歷史悠久,據(jù)解放后在縣城主山出土的舊石器時代的砍砸器,以及祿峒鄉(xiāng)大金村等地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石錛、石斧、石鏟等物推斷,遠在原始社會,靖西就有人類居住。地處歸屬和政區(qū)設(shè)置,最早見于《唐書》,建制已有1200多年歷史。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派尉屠睢率五十萬大軍平定嶺南,在嶺南置桂林、南海、象三郡,今縣境屬象郡,郡治臨塵(在今崇左縣境)。秦末代理南海尉趙佗兼并三郡,建立南越國,縣地屬南越國。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將嶺南分為南海、蒼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今縣境屬益州刺史部南部牂柯郡句町縣地,牂柯郡治故且蘭,句町縣治在今云南省廣南縣境,古為句町國,漢武帝時滅,置句町縣。

      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以建寧、牂柯郡為興古郡,今縣境屬蜀漢益州南部興古郡句町縣地,郡治宛溫(在今云南省硯山縣)。

      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吳國末帝孫皓投降,統(tǒng)一南方,桂西部分屬寧州,今縣境西晉時屬寧州興古郡句町縣地,郡治律高(在今云南省彌勒縣)。東晉時廢句町縣,郡治宛暖(在今云南省硯山縣境)。   南朝(420年至589年)宋今縣境屬寧州興古郡,郡治漏臥(在今云南省羅平縣);南朝齊復(fù)置句町縣,今縣境屬興古郡句町縣地,郡治西中(在今云南省文山州);南朝梁大寶后廢句町縣,今縣境屬興古郡,郡治西中;南朝陳時今縣地屬北朝后周南寧州,州治味縣(在今云南省曲靖縣)。

      隋大定元年(581)今縣境屬南寧州總管府地(郡級政區(qū)),治所昧縣(在今云南省曲靖縣)。

      唐開元二年(714年后)今縣東境始置歸淳州,隸邕州都督府,府治宣化(在今廣西南寧市)。貞元十二年(796)西境始設(shè)安德州,隸安南都護府,府治宋平(在今越南河內(nèi))。元和初(806年后),歸淳州更名歸順州。

      五代十國(907年至960年)廣西地區(qū)先是北部屬楚國,南部屬南漢。后來南漢并吞了北部,于是全屬南漢,今縣境屬南漢興王府,治所番禺(在今廣州市),縣東部置溫州,西部置安德州,均隸邕州建武節(jié)度使。

      宋太祖開寶四年(971)進兵廣州,消滅南漢,統(tǒng)一嶺南,在羈縻地區(qū)實行土司制度。至道三年(997)置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今縣境屬西路邕州,州治宣化(在今南寧市),縣境東部置溫弄州(一說溫州、溫悶峒、溫潤峒);中部置順安州;西南部置歸化州;西部置安德州均隸邕州。景炎二年(1277)江西廣信府廣豐縣人張?zhí)熳谄鸨乖。时娔蟻眄槹仓葚曖,更名順安峒?/p>

      元至元十三年(1276)進兵廣西,十六年南宋滅亡。今縣境屬湖廣行中書省,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從湖廣南部地區(qū)分置廣西行中書省。今縣中部置歸順州,東境置溫州(一說河潤州);隸鎮(zhèn)安路,路治感馱巖(在今那坡縣境);西境置安德州,隸來安路,路治奉議州(在今田陽縣境)。

      明洪武元年(1368)元朝滅亡,廣西行中書省改為廣西布政使司(洪武九年改承宣布政司),鎮(zhèn)安路改為鎮(zhèn)安府,府治從感馱巖移至凍州(在今德?h境)。明初廢歸順州、安德州入順安峒。弘治九年(1496)10月,岑氏土官率兵有功,升順安峒為歸順土州,仍隸鎮(zhèn)安府。嘉靖四年(1525)直隸廣西布政司屬思恩府(府治在今武鳴縣)。四十年(1561)溫州降為寨,更名湖潤,改屬南寧府。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南明永歷十五年)明朝滅亡,統(tǒng)一全國,今縣境置歸順土州,初隸思恩府,雍正七年(1729)改土歸流,因去思恩遙隔,復(fù)隸鎮(zhèn)安府。十年湖潤寨又隸鎮(zhèn)安府。乾隆十一年(1746)湖潤寨土巡檢故絕,改土歸流屬歸順州。光緒十二年(1886)歸順州升為歸順直隸州,屬太平思順道,道治今龍州縣,小鎮(zhèn)安廳改為鎮(zhèn)邊縣,與下雷土州原屬鎮(zhèn)安府,均屬歸順直隸州。

      民國元年(1912)6月廢歸順州,置歸順府。鎮(zhèn)邊縣改隸省,湖潤巡檢裁銷改為團,下雷土州改設(shè)彈壓,均屬歸順府。2年6月廢歸順府置靖西縣,以舊城名靖城與位廣西西部而名,初隸鎮(zhèn)南道(道治今龍州縣),15年6月廢道為區(qū)。16年下雷土州歸并雷平縣(今屬大新縣)。19年冬廣西劃為十二個區(qū)民團指揮部, 靖西為第十區(qū),區(qū)治靖西縣。21年6月又將十二個民團區(qū)并為民團六個區(qū), 靖西隸龍州區(qū)。22年7月增設(shè)天保民團區(qū),靖西改隸天保區(qū),區(qū)治天?h。 26年天保區(qū)民團指揮部移駐靖西縣城,29年6月民團指揮部改為廣西第十一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公署。31年3月又改為廣西第六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公署,轄靖西、天保、向都、鎮(zhèn)結(jié)、龍茗、鎮(zhèn)邊、敬德等7縣。

      1949年12月13日, 靖西縣和平解放。1950年1月18日,靖西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廣西省龍州專區(qū), 專署設(shè)在龍州縣,后遷崇左縣,1952年8月改隸百色專區(qū)。1952年,壯族聚居的廣西中部和西部, 建立桂西僮族自治區(qū),區(qū)治南寧市,轄邕寧、宜山、百色3個專區(qū),靖西隸百色專區(qū)。1955年10月縣人民政府改為縣人民委員會。1956年桂西僮族自治區(qū)改為桂西僮族自治州, 專區(qū)改為地區(qū),靖西隸百色地區(qū)。1958年1月地區(qū)改為專區(qū)。同年3月5日,廣西僮族自治區(qū)成立,靖西隸百色專區(qū),1971年專區(qū)改為地區(qū),靖西縣隸百色地區(qū),2002年6月屬百色市至今不變。

    掃二維碼,手機閱讀本文
    編輯:spring
    分享
    首頁